<td id="aq444"><rt id="aq444"></rt></td>
<menu id="aq444"></menu>
<dd id="aq444"></dd>
  • <menu id="aq444"><tt id="aq444"></tt></menu>
    <nav id="aq444"><code id="aq444"></code></nav>
  • <xmp id="aq444">
  • <dd id="aq444"></dd>
    <tt id="aq444"><strong id="aq444"></strong></tt>
    <menu id="aq444"></menu>
    鄭鍋新聞中心

    生物質耦合發電是煤電實現低碳、零碳的唯一途徑

    日期:2023-10-07 09:06:33  作者:燃油鍋爐廠  瀏覽量:

    為應對全球氣候問題,世界各主要國家紛紛通過發展清潔能源以替代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電力正在逐步取代煤電,從而大大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

    水電、風電、光伏和生物質發電,是可再生能源電力的主力軍。當前,在政策和資本的推動下,風電和光伏發電的發展勢頭最為迅猛。

    不過相對于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電力,農林生物質發電無論是在環境、供能、民生方面的資本都是最“硬”的,也是最該積極發展的新型能源。

    對環境的友好度最高

    生物質發電主要燃料是農林廢棄物,其生長過程可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在燃燒釋放能量后,其整個的生命碳足跡可視為零碳排放。

    風電和光伏屬于低密度能源,大規模發展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大規模開發勢必會造成水土環境的破壞。而生物質發電占地面積小,不會造成環境影響。

    生物質發電是唯一可規模化處理城鄉廢棄物的產業,無論是實現無廢城市,還是建設美麗鄉村,生物質發電功不可沒,這一點風電和光伏無法做到。

    發電、供熱質量最硬

    生物質能來源廣泛、儲量豐富,且可再生可存儲。生物質發電原理與火電相似,電能穩定、質量高,完全可媲美煤電,對于電網而言更為友好。

    生物質發電的全年發電小時數為6000-8000小時,水電則只有4000-5000小時。而風電、光伏發電則更低,發電不穩定,甚至對電網造成嚴重沖擊。

    最為關鍵的是,生物質能是全球唯一的可再生熱源。生物質熱電替代煤電不但可以發出高質量的電,更可以提供穩定的熱負荷,保障民生供熱和工業生產。

    社會民生貢獻度最硬

    生物質發電鍋爐具有產業鏈長、帶動力強等特點,是農業、工業和服務業融合發展的重要載體,是提高當地稅收、推動勞動就業、產業精準扶貧的利器。

    裝機規模為4萬千瓦的生物發電項目,年納稅總額超過3000萬元;消耗生物質約32萬噸,將帶動所在地區農戶年增收入9500多萬元。

    在破解城鄉廢棄物、提供穩定電力和熱源的同時,圍繞電廠運維、秸稈的收購、存儲、運輸等產業鏈條,可為當地提供約700個就業機會。

    大力支持生物質發電

    生物質直燃發電是生物質能規模化利用的重要形式,與風電、光伏發電等都屬于我國戰略新興產業,國家應當大力支持生物質發電產業的發展。

    我國的生物質發電裝機規模和發電量均居世界第一,但是與風電和光伏裝機規模無法比擬,這一點既有產業內部的原因也有政策支持力度不夠的因素。

    對于生物質發電產業的優越性,主管部門也是越來越高度重視。隨著售電市場、碳交易市場的放開,生物質發電產業的前景一定是越來越好。

    大型燃煤電廠生物質直燃耦合發電的意義

    大型燃煤電廠生物質耦合發電依托現有火電廠的場地、電力生產和并網設施、人員等,僅對電廠做小幅的改造,即可接受生物質原料和煤作為發電燃料。

    與新建專門的生物質發電廠相比,大型燃煤電廠生物質耦合發電模式的單位千瓦造價不到1/5,生物質原料發電利用效率高出30%-50%,運行維護成本近為1/10左右,還可以在生物質原料的收集旺季多燒,淡季少燒或不燒生物質原料以降低存儲成本,這些特點大幅降低了生物質發電的成本,適應了我國當前的可再生能源和國家財政整體趨勢。

    此外,還有燃煤電廠生物質耦合發電開辟了不依賴政府財政補貼的生物質發電新模式:以增加上網煤電量代替生物質發電的財政補貼。由于我國新增電力裝機容量超出了電力需求的增長幅度,火電廠的年利用小時一般在4000多,平時機組上網負荷多在70%左右,即便如此,仍有不少火電廠面臨電力需求不足而關閉的風險。

    對部分燃煤電廠進行生物質耦合改造后,增加燃煤耦合生物質發電項目的煤電上網調度量,以煤電量代替財政補貼。這實現了在發展清潔可再生的生物質能源的同時,節省了國家和地方的財政資金,盤活了大型燃煤電廠,又因提高機組負荷而提高了整個電廠的發電效率,還因為大型燃煤電廠先進的技術性能而在同等生物質燃料的情況下多生產了30%-50%的生物質電能。

    如此,不但電廠擺脫了對財政補貼的依賴,農民增加了實實在在的收入,地方經濟得到了發展,電力集團也提高了清潔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國家降低了碳排放,整個生物質發電產業也將再次迎來生機。

    鑒于生物質耦合發電的各項優勢,仍需主管部門大力推動生物質耦合發電在大型燃煤火電廠中的應用。

    國內大型燃煤生物質耦合發電示范項目——山東日照電廠首臺套680MW大型燃煤機組生物質直燃耦合發電示范項目

    目前,由山東聚能生物質能源有限公司承包建設的國家首臺680MW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生物質耦合發電示范項目,正在山東日照電廠如火如荼地進行中。

    該項目于 2021 年 7 月動工建設,擬于 2022 年 5 月份竣工投產,項目采用山東聚能引進的德國萊茵集團(RWE) 生物質直燃耦合發電技術工藝路線,并聯合國內主流設備廠家聯合攻關,解決關鍵設備的國產化問題。

    項目前期耦合5%生物質燃料,并可提高至 10%耦合比例。項目完工后,可以在兩種模式下切換運行:680MW 燃煤運行或者“34MW 生物質+最高 646MW 燃煤負荷”運行。相當于生物質裝機容量 34MW,生物質燃料消耗量約 19tph,按照年5000 利用小時計,可生產生物質電量 1.7 億度 /年,CO2年減排約 13 萬噸。項目啟用后,預計每年可節省財政補貼約6036.7萬元。隨著該項目的啟用運行,將為生物質耦合發電技術在國內進一步地推廣應用積累建設和運行經驗。

    上一篇:冷凝燃氣鍋爐報價書

    下一篇:延安市柴油供暖鍋爐

    相關新聞


    用戶評論


    版權所有 ?鄭州鍋爐股份有限公司 豫ICP備09006152號-16 營業執照

    www.54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