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0-20 10:10:02 作者:燃油鍋爐廠 瀏覽量:
根據中電聯統計數據,2016年全國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3785小時,同比降低203小時,是1964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全國電力供應已由總體平衡、局部偏緊轉向相對寬松、過剩加劇。在過去的幾年中,火電平均利用小時數從近6000小時降到了4165小時,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相對較小,即使新能源發電全停,火電平均利用小時數也僅能增加300多小時,因此以煤電為主的火電過剩是電力過剩的真正原因。2016年全國發電裝機容量16.5億千瓦,煤電裝機約為10.5億千瓦,占比64%,這個比例在全世界范圍內都是很高的,而且現在仍有大量在建煤電機組,將進一步加劇電力供需矛盾,不符合國家能源革命和能源轉型升級戰略要求。按照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為確保2020年國家非化石能源占比達到15%的戰略性發展目標,煤電裝機應控制在11億千瓦,科學合理地控制和減少煤電裝機和發電量才是我國能源的戰略轉型之路。借鑒國際經驗,通過發展生物質耦合發電替代燃煤發電,切實減少煤電裝機和發電量,是實現電力生產消費綠色化低碳化的重要措施。
燃煤發電設備生產基地
加強煤炭安全托底保障,燃煤發電設備生產基地。建立健全以企業社會責任儲備為主體、以各級人民政府儲備為補充的煤炭儲備機制,鼓勵依托大型燃煤火電項目,或在煤炭主要運輸通道、主要接卸港口區、重要物流節點、主要消費地區、廢棄煤礦場址等重點區域建設煤炭儲備項目。完善煤炭運輸通道和集疏運體系。加快在防城港、北海、欽州等市建設一批百萬噸級煤炭儲備基地,到2025年,力爭北部灣煤炭儲備基地靜態儲備能力達到1000萬噸。建設內陸地區煤炭集散中心,形成沿海與內陸互補、集疏運暢通的煤炭儲運體系。持續優化煤炭生產結構,新建崇左紅嶺煤礦,推進百色、來賓等市具備條件煤礦升級改造或核增產能,增加供給彈性。
燃煤發電設備生產基地,3.推廣生物質成型燃料供熱應用。推動生物質成型燃料生產基地建設,探索建立覆蓋城鄉的生物質資源收集以及成型燃料生產加工、儲運、銷售、利用的產業體系,保障生物質成型燃料規模化、可持續利用。結合清潔取暖、農村散煤治理和燃煤鍋爐拆除等工作,加快生物質成型燃料在工業供熱和民用采暖等領域推廣應用。
燃煤發電設備生產基地,要想盡可能省煤,還是選用一臺能效高的爐子比較好,相對來說循環流化床鍋爐效率更高更省煤、同時脫硫脫硝性極好。鄭州燃煤鍋爐是您很好的選擇,70余年的鍋爐生產經驗,中西部最大的鍋爐生產基地,歡迎選購!
上一篇:生物質發電鍋爐占地面積
下一篇:榮成市稻殼發電鍋爐
版權所有 ?鄭州鍋爐股份有限公司 豫ICP備09006152號-16 營業執照